手殘心紅 威武不屈——區(qū)委宣傳委員李洪振
1935年12月的一天,萬載縣城街上,屋檐掛冰,寒氣襲人。過往群眾,緊裹棉襖,行色匆匆。
“哐!哐哐!”幾聲鑼響,伴雜著狗嚎似的吆喝,使來去匆匆的行人一個個不安的抬眼顧眄:只見一群荷槍實彈的國民黨兵,押著一個光膀子、周身綁滿點燃的香火、口中塞著一塊破布的中年漢子。香燒在漢子的皮上,發(fā)出“嗞嗞”的響聲,散出皮毛的焦氣。行人目不忍睹,紛紛避進街道兩側的店堂和附近的小巷,用手帕、衣角或手背揩去淌下的眼淚······。這受盡敵人折磨的漢子,就是萬載縣第二區(qū)反帝大同盟主任李洪振。
(一)
李洪振,原名李牯。1903年出生于萬載縣潭埠鄉(xiāng)芳林村街仔上。父親李誠鳳,一輩子租種地主田土。母親是位善良的農村婦女,生有5子,牯為末。平日,母親除幫丈夫做些農活外,還領著全家人抽閑做些花炮手工。牯7歲那年春季,父、母、哥哥全到田頭春插,留下最小的牯在家安爆竹引線,不小心,牯將一扎引線掉入烘焙引線的火籠中,引起失火。當時,離火籠不遠處,還放著幾墩安好了引線爆竹。機靈的牯,急忙提起著火的火籠往大門外跑,把火籠拋至門外空場上。一場火災避免了,但也因此造成了牯右手嚴重燒傷。幼小的牯,用左手支托著右臂,眼淚巴巴,坐在門檻上,等待著父母歸家。當勞累了一天的父母拖著疲憊的步子回家時,見受傷的牯,不由號陶大哭:“牯呀!就怪娘冒能干啦,害得你咯樣苦啊”。牯見娘極傷心,忍著鉆心的疼痛,強裝出笑臉說:“姆媽,你莫哭,我不痛,真的不痛咧”!還不時地用左手為母親抹去淚珠。站在一旁發(fā)呆的父親,忽然記起應給孩子上些藥,于是抱起牯,飛快奔往村上草藥郎中家······。幾十天后,牯的手傷好了,但五指皮肉粘連在一起,從此不能張開。
右手的殘廢,給牯經營農活帶來很大困難。父母商量,寧愿勒緊全家人的肚皮,也得讓這個兒子念幾年書。于是,全家人的吃食由兩頓改為一餐,薯絲中又伴野菜,再加上東借西扯,總算讓牯在9歲那年進了鄉(xiāng)學。懂事的牯,深知這學習機會得來不易,他艱難、刻苦地吮吸著知識的甘汁,成績一直名列前茅。4年后,因家中經濟更趨拮據(jù),孜孜以求的牯只得輟學在家,隨父母干些挑擔、推車等力氣活。
1920年秋,父母拜親托友,把牯送至芳木山張國樓藥店當學徒。學徒期滿,留在店中當幫工。幾年后,牯將幾年幫工的工錢,備制了一貨郎擔,挑上一點醬、鹽、針、線、扣、帶之類的生活用品,走村串戶,搖鼓叫賣,掙點微薄收入養(yǎng)家糊口。其間,牯由父母包辦,為省婚禮金,與表妹古氏成婚。自此,牯肩上貨擔的份量也越來越重了······
(二)
1928年秋,芳木山地方有了黨組織的秘密活動。次年春,李牯化名為李洪振,由蘇知凡介紹,秘密加入了芳木山赤色農民協(xié)會。加入革命組織后的李洪振,為組織的發(fā)展工作,不辭辛苦,日夜奔波。他挑著貨擔,走遍各村屋場,秘密進行革命串連,宣傳動員鄉(xiāng)里貧窮的親朋好友參加農民協(xié)會,介紹自己的妻子、三叔、四哥加入了革命行列。
1929年初冬的一天,洪振的好友施紹圖滿臉憂愁來到洪振家,洪振熱情地把他迎進屋內,遞過煙桿煙袋。這施紹圖,也是個上無片瓦、下無寸土的青年佃戶,一向忠厚老實,逆來順受。向來很有主見的洪振,常規(guī)勸幫助他。因此,紹圖有什么心事,常找洪振談談。今天,他進屋坐下,“叭噠叭噠”悶心抽煙。洪振搬過一小凳,靠紹圖而坐,關切地詢問:
“有啥仔事又悶在心里難過沙?快哇出來消下仔氣咧!”
“牯哥,你哇,我家明年春上又怎么過喲”,紹圖抖了抖煙灰,抬眼望了一下洪振,可憐巴巴地說。洪振想起了今年春上紹圖一家人差點餓死時是他從自己的口里擠出了一點谷去接濟才勉強度過了春荒。紹圖接著說:“今日上午,莊家來幾個人逼債,把我屋里留到過年的一點谷子全提走了。咯不是要我俚一家人坐到礁臼里去過?”
“老弟,像你咯樣膽小怕事,老老實實,還不是冒法過日子?對財主,就不能太老實了!”洪振靠近紹圖低聲告訴他:
“村里有個農民協(xié)會組織,是專門打財主‘老爺’的,只要大家團結起來就不怕他們······”。
紹圖越聽越高興,當夜10點,月色朦朧,紹圖就被洪振帶到芳木山九水沖紙棚下,參加了農協(xié)會的宣誓儀式。在李洪振的幫助下,本分膽小的紹圖進步很快,后還擔任了芳木山鄉(xiāng)少年先鋒隊副隊長。
由于李洪振工作積極,1929年冬,他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0年3月,李洪振夫婦雙雙秘密收集長龍、馬刀、土槍等武器,為“三·一八”黃茅武裝大暴動做準備。他雖手殘不能拿槍打仗,但他把鄉(xiāng)上的組織工作做得井井有條,沖鋒隊、破壞隊、擔架隊、救護隊布置得一應齊全。戰(zhàn)前,他還叮嚀大家要聽從指揮,服從組織調配;號召大家勇敢戰(zhàn)斗,奮勇殺敵。攻克黃茅鎮(zhèn)這一天,芳木山農民赤衛(wèi)軍沖鋒陷陣,表現(xiàn)非常出色,得勝而歸。
1930年5月,李洪振當選為芳木山鄉(xiāng)蘇維埃主席,其妻葉美玲(化名),當選為鄉(xiāng)蘇婦女委員。期間,他積極組織芳木山貧農團進行收繳、焚燒糧冊、田契、債券的工作,把沒收地主的土地,統(tǒng)一分配給無地、少地的農民。在劃分階級、分配土地的斗爭中,他工作細致,認真負責,不講半點私情。由于洪振團結干群,工作得法,使芳木山鄉(xiāng)蘇維埃各項工作均很出色,在整個萬二區(qū)比較起來,是屬第一等的。
1931年底,李洪振調任中共萬二區(qū)委宣傳委員。洪振工作到哪里,關心群眾、平易近人的作風即帶到那里。次年1月,敵朱耀華十八師兩個團和宜春北路守望隊約五千兵力進犯萬載茵果蘇區(qū),萬二區(qū)游擊隊配合紅十六軍、獨立一、二師和湘鄂贛紅色警衛(wèi)團殲擊敵人。戰(zhàn)斗中,萬二區(qū)有的游擊隊員光榮負傷,洪振夫婦連夜備上慰問品趕去探望。游擊隊戰(zhàn)士們都親熱地稱他為“牯哥”。
1932年,李洪振任萬二區(qū)反帝大同盟主任。他領導組織反帝宣傳隊,向群眾進行反帝與擴大紅軍的宣傳;組織群眾舉行反帝游行示威、反帝集會等,為動員教育群眾,擴大紅軍運動等做了不少工作。
1934年紅軍北上后,敵人猖狂“進剿”蘇區(qū),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李洪振夫婦在形勢非常嚴峻的情況下,沒有動搖,沒有失去信念,帶領一些同志轉入了地下游擊斗爭。
1935年12月中旬,李洪振在黃茅東坑一帶游擊時,因叛徒出賣,不幸被捕。敵人把他押到縣城,逼供審訊,李洪振無所畏懼,響亮地回答:“我是共產黨員,要殺就殺”,任憑敵人如何嚴刑拷打,洪振始終未向敵人吐露半點組織秘密。
12月底,敵人無奈,又將他衣服扒光,用酷刑押他游遍縣城四門,洪振忍受著火燒火燎的痛苦,仍未向敵屈服。臨難前,還帶口信囑咐妻子葉美玲“要堅持下去,國民黨一定會滅亡!中國革命一定會勝利!”洪振在縣城慘遭殺害,壯烈犧牲時,年僅32歲。